今天我來淺談教育,對教育的理解,呼吁聲較高的素質教育,引發許多家長加強了對孩子意愿的干涉,素質教育這個概念已被扭曲,孩子的星期天沒有了,假期沒有了,鋪天蓋地而來的是鋼琴課,舞蹈課,美術班,牛津英語,數奧班,沒完沒了,爸爸媽媽會對他們說:“孩子,現在提倡素質教育,要全面發展。”父母期望孩子多才多藝以便日后能更好走向成功,可這些強加的興趣與刻意培養的逆生長,讓孩子隨著家長的標準去被迫而成就的成功,這樣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嗎?
諸多的教育專家早在幾年前已意識到中國的應試教育的弊端,學生壓力太大,因此,提出一個減負的口號,這個話題已經被無數人無數次的討論過,可家長們最后還是不愿放棄對強加孩子興趣學習的執著,為什么不能以順其自然的教育,給孩于營造一種寬松的發展空間,使孩子的個性得到了充分的伸展,這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以及適應社會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幫助。
自然才是最美的。假如你的孩子不能成長為參天大樹,那就讓他做一棵默默無聞的小草吧,他一樣可以給你帶來春天的美麗;假如你的孩子不能成為一位名人,那就讓他做一個平凡的人,成功的定義千千萬萬,因人而異,無論是地地道道的農民,還是普普通通的工人,或是一名軍人還是一名商人,只要他誠實、正直、善良、上進,做自己,追求夢想,為父母者都應為之驕傲,因為他們培養出來的孩子是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,這何嘗不是一種“成功”?
本文來自玉林啟點家教網(http://www.ylqdjj.com/)
編輯者:溫州甌越家教網